人口紅利消失,機器人大軍崛起
2016/05/13

擁有百萬生產大軍的鴻海,預計2018年機器自動化取代人工比例高達70%;全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生產基地,從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的組裝共有超過150台機器人在運作,幾乎很少見到人。從大企業的佈局,機器人大軍攻佔生產線的趨勢已不言可喻,並將全球製造業帶向「智能化的全新時代」,醞釀出無法預測、深不見底的全方位技術及社會大變革。

》人口紅利消失,工業機器人興起

因高齡化、少子化的人力結構轉變,加上工資成本的上升,全球製造業的〝人口紅利〞正不斷地快速消失。德國率先提出「工業4.0」、美國緊接推行一系列「再工業化政策」、日本力行「新經濟成長戰略」、中國喊出「製造2025計畫」力拼轉型,要從製造大國變製造強國。其共通點均指向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,並將列為提升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發展戰略。

由於機器人及自動化帶給工業的優勢,不僅僅在於它代替了人工所帶來的成本降低,更可提高產品品質的一致性、生產系統的靈活性、效率提升等。加上各國為擺脫經濟成長疲弱之新常態糾纏,莫不積極進行結構升級與轉型,因此對高度智能化、自動化的需求水漲船高,帶動工業機器人近幾年的銷售量快速成長。

》運用範圍擴大,機器人成長快速

事實上,製造行業在2005-2008年曾出現一波機器人投資熱潮,但金融危機打斷了各行業的工業自動化進程,但在指標性國家與企業再次大舉投入下,再掀機器人及自動化投資熱潮。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(IFR)的預估,2015~2020年工業機器人需求年複合成長率達16%,到了2018年全球各地的工廠將有近130萬個工業機器人提供服務。其中以倉儲自動化、無人飛機、醫療器械、人機協作、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發展潛力最為巨大。

以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Amazon為例,在2012年以7.75億美元購併了機器人製造商Kiva後,開始全面配置到所有倉庫當中,Kiva的橙色機器人可以自行建立貨物清單,並將揀貨者所需要的商品集中且送至面前,可將其餘商品運用最小的空間儲存,預估每年將可為Amazon省下9.16億美元,遠超過併購的金額。

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及預估
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及預估

資料來源:IFR、IEK,2015/11

》自動化效益驚人,中國帶頭衝刺

根據美銀美林證券的預估,一旦引進機器人及自動化的生產方式,可以節省勞動成本達15%時,其長期效益相當驚人。另中國官方預估,若製造業大量置入機器人,到2025年時,能為中國整體製造業省下平均18%的勞動成本,人均勞動產出值亦可進一步拉升10%~30%。

不過,如果以每一萬名製造業員工所對比機器人安裝數量,來計算中國產線應用自動化密度,僅有36台,跟全球平均的62台,還落後一大截;若以設定製造業自動化發展長期要達成的戰略目標,要急起直追製造強國德國、日本、韓國的347台,則有9倍的空間可期,亦是未來主要的成長引擎。

2016~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(萬台)
2016~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(萬台)

資料來源: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、中商產業研究院,2015/12

 

* 本資料提及之企業或投資標的,僅為舉例說明之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之推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