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全球資產管理大未來」研習會 – (上)

文|尤昭文 ( 2020.12.03 投資筆記 )  

另類資產市場概況與投資人(壽險、退休金、個人)的投資規範及趨勢

永續發展係當前全球及我國重視的核心價值,金管會於2020年8月18日發布「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.0」,期能透過金融機制,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環境、社會及公司治理(下稱ESG)議題,促成投資及產業追求永續發展之良性循環,藉由公私協力合作達成我國減碳及永續發展目標。此外,鑒於另類投資與傳統資產類別的相關性小,得有效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,將另類投資納入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不僅能擴充投資機會,並提供獨立於傳統市場以外的收益來源機會,在全球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,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而台灣正慢慢追上此一趨勢。

 

上週我很開心受到證基會的邀請出席 全球資產管理大未來—另類投資與ESG投資 的研習課程,在現場不僅遇到許多金融界的老朋友之外,整天的課程對金融業朋友們來說也非常豐富紮實,從ESG的國際趨勢、實質資產的投資機會到另類投資,大家無不為即將到來的金融新趨勢做足功課。而我自己當天以「台灣資產管理的藍海 – 另類投資」為題,跟現場學員分享我的淺見,因此我想分(上)、(下)兩篇幅,來跟網友們分享我當天演講的內容,分別是

(1)另類資產市場概況與投資人(壽險、退休金、個人)的投資規範及趨勢

(2)另類投資的影響力與對政府的建言

 

另類資產市場概況與投資人(壽險、退休金、個人)的投資規範及趨勢

另類投資佔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由2003年的9%成長至2019年的16%,同時募資金額亦不受景氣影響,從2011年的約4,200億逐年增加至2019年近1.2兆美元,明顯可見另類投資日漸增加的份額及佔比;從業者的角度而言,雖然全球另類投資佔資產管理規模不到兩成,但是另類投資貢獻資產管理業近五成收入,也促成業界更加願意投入資源發展相關業務。而較為人所熟知的另類資產「避險基金」,因近年績效表現不佳導致管理規模持續衰退,相較之下,包含私募股權﹅不動產﹅基礎建設和私募債權的私募市場,自2008年起即以每年平均9%的速度成長,投資人主要著眼於其優於大盤的表現及有機會獲取低流動性溢價。(資料來源:Boston Consulting Group, “Global Asset Management 2020”;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, “Guide to Alternatives 3Q 2020”)

根據保險公開資訊統計,台灣2018年七大壽險共承諾投資約268億美元在另類投資上,如南山$93億、富邦$66億、國泰$65億、中信$25億、全球$9.5億、中國$4.6億、新光$4.5億(以上單位皆為美元),顯示壽險另類投資的金額可觀。

保險資金另類投資預估比重上,則分別有私募股權48%(含PE & VC)、私募債權20%、不動產14%、基礎建設10%、避險基金8%。(以上數據由股市觀測站與訪查人工收集初估資料,主要基於承諾金額計算,僅做研究參考之用)

會有這樣的變化,在於過去十多年來,保險業的獲利受到低收益環境的擠壓,從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(Blackrock)對保險市場和資深保險業者進行調查,發現在疫情衝擊下,逾半受訪者計劃在未來12至24個月提高風險胃納,增持另類投資、房地產和私募股權等可見一斑,再加上私募債權、私募股權和其他另類投資等,都為債券市場的低回報提供了一個潛在解決方案。

依台灣的法規,可以購買私募類型基金的投資者,如下:

1.專業投資機構

國內外之銀行業、證券業、期貨業、保險業、基金管理公司及政府投資機構
國內外之政府基金、退休基金、共同基金、單位信託及金融服務業

2.專業投資人之自然人

新台幣3000萬以上之財力證明

3.專業投資法人

專業投資人之法人或基金,總資產超過新台幣5000萬元

 

下一篇再跟大家繼續分析「另類投資的影響力與對政府的建言」。

 

 

* 本資料提及之企業、指數或投資標的,僅為舉例說明之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之推薦,亦不代表本公司系列基金日後之必然持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