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衝擊後,超前布局AI帶來的新經濟
2020/04/08

原以為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僅限於中國及零星亞洲國家,熟料蔓延全球,歐美國家相繼採取封城鎖國的強烈措施,超過33億人被關在家裡,全球製造與商業活動幾乎停擺,且疫情似乎看不到盡頭,使得金融市場風雲變色,全球股市在美股一個月內四次觸發熔斷機制下,全面潰敗大跌,恐慌情緒更導致全球企業、銀行及投資機構,爭先恐後變現,囤積美元,金融情勢出現金融海嘯後首度的高度緊縮,並導致避險的債市出現流動性問題,出現股債雙殺的局面,第一季全球股市大跌逾20%,從多頭迅速盾入空頭。

鑑於疫情導致經濟活動大減,消費、投資停滯,股債因投資人信心崩跌而重挫,全球央行再度扮演救世主角色,由美國聯準會(Fed)帶頭,不但將利率快速降至零,並祭出史無前例的〝吃到飽〞無限量寬鬆政策,同時推出一系列購債計畫,挹注市場流動性;再加上大灑逾2兆美元的紓困金,解救企業或失業民眾,在三月下旬終於緩解債市流動性風險,股市亦跌深反彈。

由於歐美疫情可能在4月中下旬方見高峰往下,3~5月大量的失業潮,對消費市場恐產生史無前例的殺傷力,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不可避免,包括摩根史丹利、高盛、穆迪等皆預期美國第二季恐衰退30%以上,但也評估疫情的衝擊是短暫的,第三季起經濟會猛爆復甦。故研判第二季股市可能震盪築底完成,爾後隨著疫情的減緩而上揚。但一切最大之變數,仍在疫情之控制成效與疫苗何時研發完成。

 

第二季投資建議:
  1. 全球央行紛紛出手,解除債市流動性:
    第一季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非常劇烈,全球信用債市場流動性變差,加上股市崩跌波及,3月全球機構法人非理性拋售近3000億美元變現,不論投資等級債或高收益債等價格皆大跌。然而,全球主要央行都在積極解決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問題,除Fed推出無限量QE、購買投資級債ETF,ECB也跟進取消購債上限,債市的變現壓力已獲初步舒緩。
    而債市價格是否走穩,可持續觀察Ted Spread、3 month Libor與3 month Commercial Paper三項利差走勢,若指標逐步往下,代表流動性吃緊的問題不再,信用風險會跟著降低,接著公債殖利率日內波動區間也會收窄恢復正常,並有助於恢復債市的定價功能,爾後整體投資信心也逐步恢復,震盪幅度將開始收斂,並醞釀反彈。
  2. 新經濟模式崛起,AI扮演關鍵角色:
    在疫情壟罩全球之際,新科技防疫派上用場,以AI應用為首的新技術與服務模式大放異彩,包括無接觸服務、製造無人化、宅經濟、遠距醫療、辦公、教育等。其實這些新商機原本都已存在,但因新冠肺炎讓市場見識到,智慧化、數位化、雲端化、無人化的優勢與威力,協助AI技術與應用,一舉跨越鴻溝,邁向成長爆發期。
    誠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言,疫情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。從產業角度分析,新冠疫情不可逆轉地改變了企業在未來十年中的競爭方式,靈活利用這次巨大變化調整營運策略或技術的公司將會成功,沒有隨勢精進的公司競爭力將持續弱化。投資遠光來看,金融市場的巨變,鋪陳了新舊主流的交替,全球將從移動平台世代切換至大數據+人工智慧+物聯網 — AI智慧化時代。因此我們可以大膽預測,未來投資主流將圍繞著AI而行。

 

無可諱言,新冠肺炎是今年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黑天鵝。然而疫情終將過去,對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衝擊不論多大,皆是短暫地。或許當下因股債大跌、財富縮水,心情難以平靜,但「面臨危機時的態度,將決定未來的財富!」,我們應該關注的,是疫情過後能持續強大的國家與企業,以及因應疫情而生的新技術、新商機、新市場、新應用等。畢竟每次的危機,都是轉機的開始。

 

 

* 本資料提及之企業、指數或投資標的,僅為舉例說明之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之推薦,亦不代表本公司系列基金日後之必然持股,實際投資需視當時市場情況而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