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市場脈動】通膨來襲!股市不妙?

美國通膨創下31年新高,10月數據來到6.2%;德國11月的通膨數據也「令人震驚」,升至5.2%,為29年來的新高,先前嘴硬的聯準會主席鮑爾終於坦承,美國存在的通膨壓力比預期來得嚴重,而且推升的因素明年還不會消失。所以市場高度擔心,萬一通膨真的壓不下來,恐將成為金融市場最大的尾端風險。以數據而言,當前通膨確實未見舒緩跡象,不過以美股保持震盪盤堅創新高的格局,代表通膨或許是變數,但不必過度解讀,因為只要經濟持續擴張,薪資所得成長及企業獲利增幅超越通膨率,多頭攻勢通常可以延續;除非企業獲利衰退,股市轉空的訊號才會浮現。

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,各國央行為挽救經濟,紛紛祭出量化寬鬆政策,短短13年,印了多達24兆美元之譜,到去年時都沒有爆發通貨膨脹,主要是因為疫情將民眾困在家裡,大家對未來經濟前景相對不樂觀,加上就業情況不佳,消費誘因不足,全球家庭累積的超額儲蓄高達5.4兆美元。爾後隨著疫苗施打普及率升高,生活步調逐漸恢復正常,先前壓抑的消費加倍奉還,此時製造業供應鏈又一團亂,缺船、缺晶片、缺零組件,供給完全跟不上需求的步伐,企業為趕工,增聘員工、調高薪水,導致生產成本上升,同時石油、鋼鐵等原物料價格也跟著大漲,諸多因素疊加,讓通膨幅度超乎市場預期,持續時間也比聯準會評估的更久。

根據彭博調查,多數研究機構認為,在耶誕旺季需求告一段落,通膨可望在今年第四季見高後,逐季回落,到2022下半年時將降至3%以下。不過,部分學者憂心,如果通膨沒有按照劇本演出,持續攀升或居高不下,各國央行被迫加速貨幣緊縮的腳步,升息時間亦提前,整體金融情勢將全面轉向緊縮,恐使剛剛復甦不久的經濟變數橫生,一旦重演19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停滯性通膨,對金融市場的殺傷力確實不容小覷。因為當時通膨失控達雙位數,致使美國經濟兩度衰退,期間標普500指數大跌了36%。

其實,美中兩國都看見通膨的威脅,致力舒緩塞港與供應鏈失序的問題,同時透過貿易談判,降低部分進口關稅,若明年通膨降至3%~5%區間,對經濟發展與股市表現是正向的,如1986~1990、2003~2007以及2020/7~迄今,受惠於經濟強勁成長,通膨率雖然從低檔攀升至5%附近,但這三次,標普500指數平均漲52.2%,原因在於,當民眾預期物價會漲,會有效激發慾望、刺激消費動能,企業可順勢轉嫁成本,並提高員工薪水保消費,並兼顧獲利保成長。

 

美國CPI年增率 vs. GDP年增率 vs. 標普500指數

資料來源: Bloomberg,第一金投信整理,2021/9/30,季資料,資療期間:1970Q1~2021Q3

 

以2000年至2021/10月這段期間為例,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累積上揚63.3%,非農就業人口的時薪成長幅度遠超越物價漲幅,達91%,在所得增加情況下,消費能力與意願有增無減,零售銷售金額飛漲158.2%,帶動企業獲利大幅躍升,增幅高達259.3%,形成經濟正面向上的螺旋式成長,這也助長了多頭攻勢,推升標普500指數屢創歷史新高。

 

2000~2021/10,美國CPI增幅對照標普500預估EPS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第一金投信整理,2021/10/31

 

在通膨與貨幣緊縮交織的時期,雖然股市劇烈震盪難免,但殖利率上升的壓力也不小,故投資主軸仍應以「成長為主,收益為輔」。因為鑑於上一次Fed從宣布縮表到股市高點,美股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他資產,且目前預期2022年,標普500指數的每股盈餘維持8%~10%的成長,研判股優於債的機率較大。在股市佈局上,由於AI技術商業化應用快馬加鞭,擴及到當前最夯的太空、元宇宙、智慧電動車、加密貨幣等新興行業,若近期因omicron病毒擴大消息影響而拉回,單筆投資者逢回可積極加碼,定時定額者則建議汰弱留強,將火力集中在AI人工智慧等創新基金上,貫徹用趨勢累積長期財富的目標。

 

Fed宣布進行縮表,各類資產表現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第一金投信整理,2021/12/3

 

* 本資料提及之企業、指數或投資標的,僅為舉例說明之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之推薦,亦不代表本公司系列基金日後之必然持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