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理財 30、40、50不一樣
2018/08/07

台灣晚婚現象成形,新手爸爸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,承擔的責任與壓力也與日漸增。過去都是教養子女成年後,才想到個人退休,現在養育子女與個人退休必須雙軌並行,因此,更要明確知道不同階段的負擔與需求,再進行投資與資產配置,滿足階段目標外,同時讓退休無後顧之憂。

根據主計處最新資料,台灣男生的初婚平均年齡為32.4歲,與10年前的30.7歲相較,明顯變高。按慣例,成為新手爸爸的年齡也向後遞延,年過35歲、甚至40歲才生子的「老」爸爸,正成為社會新常態。

成為爸爸後,責任與負擔會加重,而對於高齡爸爸來說,因為距離退休的時間也變短,除了要承擔起家庭和養育子女的經濟重擔之外,同時要為退休計畫預作準備,才能同時滿足家庭與人生的階段目標。

對25~35歲的準爸爸來說,剛成為社會新鮮人,或成家不久,但擁有時間優勢,能夠承擔較大的波動風險,建議採取積極的態度,每月定期定額集中投資具創新、成長的產業,如:機器人、FinTech金融科技、精準醫療及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等,追求「資本的積累」。

35~45歲的新手爸爸階段,通常已有一定的工作年資,多半成為公司的骨幹,脫離新鮮人的薪資水準,並累積儲蓄,雖育兒的經濟負擔尚不大,建議開始擁抱收益,除了創新成長等股票型基金外,可將一部分資產配置在高收益債券、REITs或高股息等收益型資產,達到孳息的複利效果。

45~55歲的熟手爸爸,職涯下半場鐘聲響起、家庭經濟負擔正值高峰,不過,工作職級與年資增加,建議在既有的配置中,增加高股息或債券資產,並將配息滾入再投資;同時,考慮更多單筆投資的機會,逢市場回檔或修正較深時,加碼進場,拉高勝率。

55~65歲則是真正的老爸爸,應該已累積一定的資產,建議轉向「保值抗通膨」的目標,強化債券或高股息等收息資產,透過配息來滿足退休後的生活需求,享受「晚美人生」。

爸爸的基金投資建議(不考量當前市場情況)
階段 心法 投資標的建議
25~35歲
準爸爸
股票型+ 定時定額 1. 中國等新興市場股票基金
2. 機器人、FinTech、精準醫療等趨勢產業型基金
35~45歲
新手爸爸
股票型 + 收益型 1.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、趨勢產業型基金、高股息基金、REITs基金
2. 高收益債券基金、新興市場債券基金
45~55歲
熟手爸爸
收益型 + 單筆 1.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、趨勢產業型基金、高股息基金、REITs基金
2. 高收益債券基金、新興市場債券基金、投資等級債券基金、公債
55~65歲
老爸爸
收益型 + 保值 1. 高股息基金、REITs
2. 高收益債券基金、新興市場債券基金、投資等級債券基金、公債

 

* 本資料提及之企業、指數或投資標的,僅為舉例說明之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之推薦,亦不代表本公司系列基金日後之必然持股。